摘要: 在美加新一轮贸易谈判进入关键阶段之际,特朗普突然宣布,将自下月起对加拿大商品加征高达35%的关税,这一突如其来的关税威胁,也引发了外界对加拿大总理克卡尼是否“顶得住压力”的质疑。 ...
【加美贸易风云】特朗普再抛重税威胁,加拿大总理卡尼被质疑“软化立场” 据BBC综合报道,在美加新一轮贸易谈判进入关键阶段之际,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突然宣布,将自下月起对加拿大商品加征高达35%的关税,再度令两国贸易关系陷入不确定性。尽管谈判仍在进行中,这一突如其来的关税威胁,也引发了外界对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是否“顶得住压力”的质疑。 “冰球式强硬”承诺遭打脸?马克·卡尼在今年4月大选中高举“为加拿大争取公平待遇”的旗帜,当时他用了一句颇受欢迎的冰球术语——“elbows up(肘部上扬)”来形容其强硬谈判姿态。然而,近期加拿大在美方压力下的数次让步,使人们开始质疑这位新总理是否正在逐步“收起肘部”。 6月底,加拿大决定取消即将针对大型科技企业实施的数字服务税(DST),以避免特朗普中止谈判。对此,白宫高调宣称“加拿大屈服了”,引发加拿大舆论热议。 加拿大专栏作家罗宾·厄巴克讽刺道:“也许卡尼总理的肘子已经举累了。” 她形容卡尼政府的谈判姿态就像一支“鸡舞”——摇摆不定、忽左忽右。 “让步多,收获少”引发政界与学界批评布鲁克大学政治学教授布莱恩·哈加特在《环球邮报》撰文指出,卡尼对美战略“毫无逻辑”,“放弃DST的做法几乎没有换来任何实质回报”。他进一步批评政府“高估了与特朗普达成全面贸易与安全协议的可能性”。 不仅如此,加拿大此前还承诺拨款13亿加元加强边境安全,并任命“芬太尼专员”以应对特朗普关于毒品跨境流入的指责。尽管如此,特朗普在最新威胁信中依旧将芬太尼问题抛向加拿大,丝毫不见缓和迹象。 上月,美国更是将对加钢铝产品的关税上调至50%,而加拿大政府并未做出反制措施。 政府回应:我们坚持在“加拿大的节奏”谈判面对35%新关税的威胁,卡尼总理回应称:“加拿大始终坚定维护我们的工人和企业。”政府强调谈判仍在进行,且将新的协议截止时间延后至8月1日(原计划为7月21日)。 卡尼还在BBC采访中表态:“我们将按照加拿大自己的节奏与美国谈判。” 加拿大工业部长梅拉妮·乔利则强调,政府不会“在公众面前谈判”,并否认政府在对美策略上软弱,称“特朗普政府本就难以预测,我们并不是唯一面对挑战的国家”。 特朗普“硬碰硬”,卡尼会否付出代价?加拿大前美加关系顾问罗兰·帕里斯指出,尚不能草率认定卡尼已经过早让步,一切要以最终协议内容为准。不过他也警告:“如果最终卡尼看起来是屈服于特朗普,签下了对加拿大不利的协议,那么他将在国内付出政治代价。” 尽管面对质疑,民调显示卡尼政府仍保有较高支持率,不少加拿大人仍愿意给予他更多时间和空间。 加拿大的底牌:美国也不能承受代价国际谈判专家、卡尔顿大学教授芬·汉普森提醒,尽管加拿大经济体量小于美国,但并非毫无筹码。他指出,“最终是美国消费者要为这些关税买单”。 美国不少制造商也高度依赖加拿大钢铝等原材料,而这些目前正承受高额关税。他还强调:“不能只凭最后一张牌或某一次让步来评判谈判的成败。” 与此同时,卡尼政府也在加快推动对欧盟军售协议,减少对美依赖,并努力打破国内贸易壁垒、推进基础设施项目。 各党派呼吁团结一致,面对外部威胁面对特朗普来势汹汹的贸易攻势,加拿大政界表现出难得的团结。保守党领袖博励治表示将“全力支持争取最有利于加拿大的协议”,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长戴维·埃比则称特朗普的信函“再次提醒了我们,加拿大人必须团结”。 结语:谈判博弈仍未落幕眼下,加美新协议尚未出炉,卡尼政府面对特朗普的重压表现是否足够“强硬”,仍需拭目以待。谈判桌上真正的胜负,不在某一刻的让步,而在最终协议的得失。 但可以肯定的是,加拿大正处在一次外交与国内政治双重考验的风口浪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