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国总统特朗普最新一轮关税政策引发广泛关注——在给予墨西哥90天谈判缓冲期的同时,却毫不留情地将对加拿大的普遍关税提高至35%。这一“厚此薄彼”的做法激起加拿大全国范围的愤怒与反思 ...
导语: 美国总统特朗普最新一轮关税政策引发广泛关注——在给予墨西哥90天谈判缓冲期的同时,却毫不留情地将对加拿大的普遍关税提高至35%。这一“厚此薄彼”的做法激起加拿大全国范围的愤怒与反思,甚至有加拿大人讽刺地猜测:特朗普是想通过经济胁迫让加拿大成为“第51个州”。 特朗普再挥关税大棒,偏袒墨西哥,重击加拿大 渥太华讯8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包括加拿大在内的多个国家实施新一轮关税政策。但在这波全球性加税行动中,特朗普却对邻国墨西哥网开一面,给予其90天的缓冲期,而加拿大则被立即加征35%的普遍性关税,从原先的25%上调,于午夜即刻生效。 这一“不对等待遇”让加拿大社会一片哗然,不少观察人士指出,特朗普的做法似乎意在通过“经济混乱”迫使加拿大依赖美国、甚至动摇其主权。 加拿大总理卡尼:我们会自立自强 面对特朗普突如其来的“关税升级”,刚上任三个多月的加拿大总理卡尼(Mark Carney)迅速作出回应。 卡尼在周五发表声明称,加拿大将继续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但政府的重心将放在“强化加拿大自身实力”上。他强调:“加拿大人将成为我们最好的客户。” 卡尼曾在6月主持G7工业国峰会时承诺,将在7月21日前与特朗普达成协议,实现全面取消美对加关税的目标。但随着特朗普在7月10日宣布新一轮35%关税,加美谈判进程被彻底打乱。 汽车、钢铝行业首当其冲 尽管这轮35%关税涵盖广泛的加拿大家产品类,但并未取消此前对加拿大汽车出口征收的25%关税——该关税自4月实施至今,已对加拿大关键的汽车产业造成重创。 更为严峻的是,加拿大是美国最大钢铁与铝供应国,而这些产品目前仍被征收高达50%的惩罚性关税。专家担忧,这些高额关税将对加拿大制造业产生长期结构性打击。 民众愤怒高涨,“第51州”讽刺论流行 特朗普此次对加拿大的打压引发了强烈的民族情绪反弹。有媒体评论称,加拿大国民前所未有地表达出对主权的捍卫意志,一些民众讽刺特朗普“似乎更愿意将加拿大纳为美国的第51个州”,否则不会反复以关税和政治干预手段施压。 与对墨西哥的温和态度相比,特朗普不断贬低加拿大的主权地位与国防能力,而他对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谢因鲍姆(Claudia Sheinbaum)则屡屡公开表示“钦佩”。 再提“芬太尼危机”,遭数据反驳 特朗普将对加拿大加征关税的理由之一,是“加拿大未能阻止毒品芬太尼从北部边境流入美国”。然而据美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美加边境查获的芬太尼仅为19公斤,而美墨边境同期查获数量接近9600公斤,远高于加拿大。 尽管如此,加拿大政府此前已强化边境安保部署,包括启用无人机、警犬、直升机巡逻,并任命“芬太尼事务特使”。但这一系列举措依旧未能满足特朗普政府的“安全要求”。 谈判仍未破局,但加方保持开放 卡尼此前表示,即使在未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加方谈判代表仍将留在华盛顿,继续寻求突破。特朗普周四在接受NBC采访时也称,“不排除晚上与卡尼通话的可能”,为谈判保留一线生机。 不过,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批评卡尼政府即将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外交决定,称这“将极大削弱加美达成贸易协议的可能性”。外界普遍认为,这一批评不过是贸易战“政治化”的又一体现。 分析人士:加美关系进入“结构性低点”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加美关系已步入特朗普任内的“结构性低点”。与上届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交恶不同,特朗普对卡尼一度展现出克制态度,甚至避免使用“省长”(governor)等贬义称呼。 但随着贸易谈判破裂,加拿大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加之芬太尼争议升温,特朗普重新启动其一贯的强硬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