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加拿大总理卡尼近日证实,他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交谈,涵盖贸易、地缘政治和劳工等多个领域。表面上看,这是一次“积极”的信号,但深层次的问题却远未解决。 ...
【时评】卡尼的“耐心”能换来加美贸易的确定性吗? 加拿大总理卡尼近日证实,他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交谈,涵盖贸易、地缘政治和劳工等多个领域。表面上看,这是一次“积极”的信号,但深层次的问题却远未解决。 自特朗普2月挥刀加征关税以来,加美之间的贸易战已持续数月,钢铁、铝、汽车和铜等战略性行业首当其冲。尽管特朗普豁免了《加美墨协定》(CUSMA)下的部分商品,但并未改变其重塑美国全球贸易体系的根本目标。换言之,即便加拿大在某些商品上享有“豁免”,也难掩整体局势的严峻。 卡尼的策略是“以拖待变”,坚持宁可谈出“最好协议”,也不急于求成。他甚至在上月底主动撤销了大部分反制关税,希望为谈判营造空间。然而,这一姿态却存在双重风险:其一,它可能被特朗普视为软弱,让加拿大在下一轮博弈中处于被动;其二,它未必能换来实质性进展,反而可能消耗加拿大国内的政治资本。 从国内来看,加拿大社会对“贸易战”的关注热度正在下降,公众更加关心生活成本、医疗、治安与移民等议题。这意味着卡尼政府的政治承受力有限,若在贸易上迟迟拿不出成果,很容易被保守党领袖博励治(Pierre Poilievre)借机攻击为“让步太多,却收获甚少”。 事实上,加拿大在这场谈判中最危险之处在于“不对称性”。特朗普的目标是以关税为武器,全面改写国际贸易规则。而加拿大则被迫在“防守”与“妥协”之间寻求平衡。即便卡尼政府再有耐心,也必须正视一个现实:这不是一场“技术性谈判”,而是一场权力游戏。 因此,问题不在于卡尼是否足够耐心,而在于他能否在不失去国内政治支持的同时,找到一条既能保护核心产业,又能稳住加美关系的出路。如果加拿大只是寄望于特朗普的“善意”,那么这场所谓的“良好对话”,可能最终只是另一场不对称交易的前奏。 耐心是谈判的美德,但在特朗普主导的博弈中,耐心若无硬实力的支撑,很可能会沦为被动的代名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