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度无缘诺贝尔和平奖 白宫抨击评审“以政治取代和平” 据美联社 AP 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今天(10月10日、周五)再次与诺贝尔和平奖失之交臂,尽管他本人、共和党内盟友及部分外国领导人多方游说提名,但最终未能入选。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由委内瑞拉反对派领袖玛丽亚·科琳娜·马查多(María Corina Machado)获得。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表示,授予马查多此奖项,是为了表彰她“为委内瑞拉人民争取民主权利所作出的不懈努力,以及她为实现从独裁到民主和平过渡的奋斗”。 白宫对此反应强烈。通讯主任史蒂文·张(Steven Cheung)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诺贝尔委员会成员“证明了他们把政治置于和平之上”,因为他们未能认可特朗普的贡献。 “他拥有人道主义者的心灵,他的意志足以移山,这样的人将再也不会有第二个。”张写道。 白宫未就马查多获奖发表评论。值得注意的是,马查多反对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Nicolás Maduro)的立场,与特朗普政府过去对委内瑞拉政权的强硬态度一致。国务卿鲁比奥(Marco Rubio)也称赞她是“坚韧、毅力与爱国精神的化身”。 特朗普长期渴望赢得这一全球最高荣誉。他在过去两个任期内多次公开表达获奖愿望,并声称自己“结束了世界上七场战争”。在本周四的记者会上,他表示:“他们会做他们想做的事,不论结果如何,我知道我并不是为了奖项而努力,而是因为我拯救了许多生命。” 以色列人质家庭论坛在当天发表声明,继续支持特朗普,称“特朗普总统在过去一年推动和平的成就有目共睹,无论是否获奖,都无法抹去他对全球和平与我们家庭的深远影响”。 不过,据悉特朗普的部分提名在2025年诺奖截止日期(2月1日)之后才提交,因此不具备当年评选资格。共和党众议员克劳迪娅·特尼(Claudia Tenney)曾于去年12月提名特朗普,理由是他在2020年促成以色列与多国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的《亚伯拉罕协议》。 特朗普及其支持者认为此次落选是对美国领导人的“刻意冒犯”,尤其是在他声称促成以色列与哈马斯启动停火协议第一阶段之后。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弗里德内斯(Jørgen Watne Frydnes)回应称,评审标准始终基于诺贝尔遗嘱中的精神:“我们收到成千上万封来信,每个人都表达他们心中的和平,但委员会只会根据事实与诚信做出判断。” 自1901年设立以来,诺贝尔和平奖旨在表彰为国际友好、裁军及促进和平会议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迄今,已有三位在任美国总统获奖:罗斯福(1906年)、威尔逊(1919年)与奥巴马(2009年)。前总统卡特与副总统戈尔也分别在离任后获奖。 特朗普则讥讽奥巴马“什么都没做就得了奖”,“他们给了他诺贝尔奖,却只是在摧毁我们的国家。” 尽管特朗普声称自己“终结七场战争”,但部分所谓“冲突”更多是外交紧张局势,其调解作用也备受质疑。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停火计划仍充满不确定性,俄乌战争亦未见实质性突破。 与此同时,特朗普在国内推行强硬政策,包括启动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遣返计划、动用司法部打击政治对手、派军进驻城市以应对犯罪与移民问题,并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引发全球批评。 诺贝尔奖提名名单保持保密,但提名者可自行公开。分析人士指出,部分外国领导人提名特朗普,更多是出于政治投机,希望通过“取悦他”来维持关系。 据悉,今年在截止日期后仍提交提名特朗普的国家包括以色列、柬埔寨和巴基斯坦,理由均为他“在推动地区和平中发挥关键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