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加拿大总理卡尼(Mark Carney)近日先后在德国与韩国登上潜艇考察生产线,然而在2025年度联邦预算中,尽管国防开支超过800亿加元,却未见任何关于更换老化潜艇舰队的拨款 ...
加拿大新潜艇采购计划陷入“无预算”困局 【加拿大多伦多讯】加拿大总理卡尼(Mark Carney)近日先后在德国与韩国登上潜艇考察生产线,然而在2025年度联邦预算中,尽管国防开支超过800亿加元,却未见任何关于更换老化潜艇舰队的拨款。此举引发舆论对加拿大潜艇采购计划前景的广泛质疑。 四艘老旧潜艇仅一艘可用 2035年前或全面报废 加拿大皇家海军目前拥有四艘老旧的柴油电力潜艇,其中仅一艘仍可运行。由于关键零部件已停止生产,整个舰队预计在2035年前将完全报废。加拿大计划采购12艘新型常规潜艇,以取代现有舰队,竞争方已缩小至两家公司——德国的蒂森克虏伯海洋系统公司(TKMS)与韩国的韩华海洋(Hanwha Ocean)。 政府回应:采购仍在推进,资金纳入北约支出目标 在渥太华召开的预算新闻会上,国防部长麦坚迪(David McGuinty)解释称:“当采购价格尚未确定时,很难在预算中预留资金。”他强调潜艇采购进程正常,资金将计入加拿大履行北约军费占GDP 2%的承诺之中,并称政府正规划到2035年将军费进一步提升至GDP的3.5%至5%。 然而,国防事务专家佩里(David Perry)指出:“政府合同签署前必须有资金来源。目前既无预算,也无资金池可用于购买潜艇。” 新成立“国防投资局”接手谈判 尽管预算中未列潜艇项目拨款,但政府计划设立新的国防投资局(Defence Investment Agency, DIA),负责大型军事采购。新任CEO道格·古兹曼(Doug Guzman)将于11月12日履新,主导与德国和韩国厂商的谈判。这项“加拿大巡逻潜艇计划”(Canadian Patrol Submarine Project)预计将成为加拿大史上最大规模的海外军购合同,总额可能超过1000亿加元。 韩华方案:2032年交付首艇,总价或超200亿加元 韩华海洋提出的方案为: • 2032年交付首艘潜艇,2035年前交付4艘; • 每艘造价约20亿加元; • 全部12艘在2043年前交付完成; • 提供韩加联合训练,并与十余家加拿大企业(如Babcock Canada、CAE、Gastops等)签署技术合作备忘录。 韩方强调,其造船厂面积相当于900个足球场,每年可生产40艘舰船,潜艇年产量为1艘,能显著缩短交付周期,并为加拿大节省约10亿加元维护开支。 德国方案:技术先进但价格更高 德国蒂森克虏伯(TKMS)推出最新型Type 212CD潜艇,目前尚未完工,预计2027年后具备量产能力,每年可生产3艘。德方与挪威联合投标,并提出部分生产可移至加拿大,以加强合作关系。 TKMS总裁奥利弗·布尔克哈特(Oliver Burkhardt)拒绝提前报价,仅表示潜艇是“最复杂的武器系统之一,涉及30万关键部件”,需在政府发布正式采购文件(RFP)后再定价。 德国防部长鲍里斯·皮斯托留斯(Boris Pistorius)则直言:“韩国造潜艇很优秀,但我们造得更好。” 国际关系考量:韩欧竞争加剧 韩华方案的优势在于交付速度与价格;而德国方案则强调北约内部协同与长期战略伙伴关系。 挪威防长托雷·桑维克(Tore Sandvik)表示,若加拿大加入德挪项目,“三国可共同维护、训练与部署潜艇。” 但韩国亦是北约合作伙伴。近期,加韩签署新的《安全与防务合作伙伴协议》,加强军事训练与防务工业合作,进一步提升韩方竞争力。 结语 在加拿大力争实现北约防务承诺的背景下,新潜艇项目既是国家安全的迫切需求,也是考验财政与外交平衡的重大考题。随着谈判进入实质阶段,谁将赢得这笔“百亿加元大单”,不仅关系加拿大海军未来十年的作战能力,也将深刻影响其在亚太与北约体系中的战略定位。 |